扎根矿山不改军人作风
——记陕煤集团工匠下峪口矿选煤厂许冬林
他退伍20多年来,立足岗位潜心钻研技术,全身心奋斗在洗煤一线,用智慧和技能为所在选煤厂创出了效益,他就是下峪口矿选煤厂自动化车间副主任许冬林。
干一行,就要干出样子来
作为退伍军人的他,对自己要求非常的严格。1997年从部队复员后,在该矿的选煤厂自动化车间,干上了自己爱好的电工,师傅悉心教导,他刻苦钻研。
平日里朋友们玩的时候,他在学习,妻儿老小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学习,他啃着上万字的电工书籍,不觉得乏味枯燥,每天学习到11点半。用他的话说,干这一行,就要干出样子来。
十年磨一剑。当他和同事说到plc是当今工业的主流时,同事开玩笑说:一千多个程序你能记住啊!他笑着打了一个比喻,“就像人学自行车一样,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的。”他勤学苦练,使他在2010年陕煤铜川矿业杯维修电工技术比武中拿了第四名,从那以后提起许冬林的名字人们纷纷翘起了大拇指。
2008年至今许冬林参与完成小改小革50多项,为厂节约100多万元。被局里评为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。2009获得公司技术革新能手,同年获得陕西省“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企业培养了我,我哪里也不去
过去那些当兵的日子使我懂得了回报,学会了什么叫大爱,什么叫忠诚,所以“企业培养了我,我哪里也不去”。
他只要拿着他获得的技术革新的各种证书去陕北应聘,丰厚的工资待遇可想而知,但是他却留下了,因为这片土地养育了他,培养了他,而且他的父母妻儿都在这里。这位有情有意的汉子带着那份难舍的情依然留在了矿山。
他在日常的工作中,保持着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,在厂子的这些年,只要是厂里设备出现问题,他不管是深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电话想起,他都会出第一时间赶到。
面对一个人开理发店的妻子,面对年迈的父母,他有着深深的愧疚。如果他跳槽去了陕北或者待遇好的企业,那么妻子、孩子、父母都不用辛苦的了。但是他想到企业领导对自己的培养,看到老母亲对他的支持,他毅然决然的留下来,为该厂培养技术骨干。
各种荣誉收获囊中
这些年,他先后发明了《轴封水箱控制系统》、《皮带撕裂报警装置》等10余项“五小”成果,这些成果不但攻克了制约生产线的一道道难关,也证明着一个军人的初心。
2015年在新建选煤厂机械调试期间,他发现重介系统所有泵轴封水桶,在每次开车前都必须一个个检查并按要求操作补水,这样很容易使水箱水满后清水外溢, 继而系统水位循环压力变大,造成系统启车时间延长,影响轴封冷却。针对这一现象,经过现场比对技术数据,在轴封水桶上重新打眼,加装一根金属软管,再安装两组6分变4分的变头以及一套漂式补水阀门后,解决了清水外溢浪费问题,大大缩短了系统启车时间,延长了“轴封水箱”使用寿命,《轴封水箱控制系统》获得韩城矿业公司2015年“五小”创新成果一等奖。
在近几年的革新中,他发明的《皮带纵横保护装置》获矿“五小”创新成果二等奖 。《选煤厂尾矿浓缩机耙压信号远程监控》获公司“五小”创新成果三等奖 。去年6月,他带领的技术攻关团小组又成功发明了《LL1200X65B型煤泥离心脱水机改造》《皮带清扫器拉紧装置改造》等新成果,使改造后的离心机保证了精煤水份达到(6-10)%之间。同时也为皮带安全、平稳运输起到了正规运作的良好作用。他作为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,充分利用团队攻关优势,加大成本控制力度,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修旧利废活动,鼓励青年员工钻研技术创新,将那些退下来没用的机械及零部件变废为宝,通过更换零件、巧用自制零件替代等手段,使这些老设备“起死回生”,大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,为矿区节资降耗和小改小革发挥了自已独特的作用。在他的组织带领下,技术攻关小组先后完成小改革、小创新30多项,为企业创直接经济效益50多万元。
多年来,他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。(马麦丽)